瑞鹤仙·环滁皆山也
作者:黄庭坚 朝代:宋
诗文
环滁皆山也。望蔚然深秀,琅琊山也。山行六七里,有翼然泉上,醉翁亭也。翁之乐也。得之心、寓之酒也。更野芳佳木,风高日出,景无穷也。游也。山肴野蔌,酒洌泉香,沸筹觥也。太守醉也。喧哗众宾欢也。况宴酣之乐、非丝非竹,太守乐其乐也。问当时、太守为谁,醉翁是也。
译文
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。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,又幽深又秀丽的,是琅琊山。沿着山上走六七里,有一个四角翘起,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,是醉翁亭。太守欣赏山水的乐趣,领会在心里,寄托在喝酒上。野花开了,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,天高气爽,霜色洁白,四季的景色不同,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。游玩的时候,野味野菜,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,泉水清,酒水甜,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。太守喝醉了,而人们时坐时起,大声喧哗,是宾客在尽情欢乐。而且宴会喝酒的乐趣,不在于弹琴奏乐,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。当时的太守是谁?是醉翁欧阳修。
黄庭坚人物简介
黄庭坚 (1045-1105),字鲁直,自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又称豫章黄先生,汉族,洪州分宁(今江西修水)人。北宋诗人、词人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而且,他跟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英宗治平四年(1067)进士。历官叶县尉、北京国子监教授、校书郎、著作佐郎、秘书丞、涪州别驾、黔州安置等。诗歌方面,他与苏轼并称为“苏黄”;书法方面,他则与苏轼、米芾、蔡襄并称为“宋代四大家”;词作方面,虽曾与秦观并称“秦黄”,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。诗文注释
1.瑞鹤仙:词牌名。2. 环滁:环绕着滁州城。滁州,今安徽省东部。3. 皆:副词,都。4. 蔚然:草木繁盛的样子。5.琅琊山,在滁州西南十里。6. 山:名词作状语,沿着山路。7. 翼然:四角翘起,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。8. 得:领会。9. 寓:寄托。10. 芳:花草发出的香味,这里引申为“花”,名词。11. 山肴: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。12. 野蔌(sù):野菜。蔌,菜蔬的总称。13. 洌(liè):清澈。14.泉,指酿泉,泉水名,原名玻璃泉,在琅邪山醉翁亭下,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。15. 觥(gōng):酒杯。16. 筹:行酒令的筹码,用来记饮酒数。17.宴酣之乐,非丝非竹:宴会喝酒的乐趣,不在于音乐。丝,指弦乐器。竹,指管乐器。18. 乐其乐:乐他所乐的事情。 乐:以…为乐。乐:乐事。19.醉翁:指欧阳修(1007-1072年),自号醉翁。